|
|
|
編號 |
評論者 |
篇名 |
書報刊名 |
卷期總號 |
被評作家 |
被評作品 |
詳細書目 |
3
1 |
鍾秩維 |
前現代「自然」與現代「新感覺」交織的風景:時間不感症者劉吶鷗的城市遊戲 |
臺日近現代研究生研討會 |
|
劉吶鷗 |
|
|
3
2 |
林世奇 |
從笑謔到包容──試析王禎和《玫瑰玫瑰我愛你》 |
第一屆全國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|
|
王禎和 |
玫瑰玫瑰我愛你 |
|
3
3 |
黃德志 |
大陸與臺灣學術研究方法之觀察──以新感覺派作家劉吶鷗研究為個案 |
臺灣文學跨界論壇:臺灣文學相關研究暨邁頂計畫期中報告工作坊 |
|
劉吶鷗 |
|
|
3
4 |
黃柔溱 |
《兒子的大玩偶》中色彩詞運用與情感的連結 |
第二屆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|
|
黃春明 |
兒子的大玩偶 |
|
3
5 |
李貞儀 |
從期待視野與空白召喚看讀者筆下的《傾城之戀》──以傅雷、水晶、張愛玲為例 |
文學視野──第一屆青年學者論文研討會 |
|
水晶 |
|
|
3
6 |
葛景春 |
蘇雪林《唐詩概論》對唐詩研究的貢獻 |
海峽兩岸蘇雪林教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(下) |
|
蘇雪林 |
唐詩概論 |
|
3
7 |
曾秀萍 |
歌仔戲小說的性別政治、母職扮演與鄉土論述──以〈散戲〉、〈最後夜戲〉為中心的探討 |
第六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──臺灣文學的大河:歷史、土地與新文化 |
|
陳若曦 |
最後夜戲 |
|
3
8 |
呂政冠 |
民間做為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──析論李喬〈水鬼城隍〉與黃春明〈呷鬼的來了〉中的水鬼意義 |
第二屆臺大、清大臺灣文學研究所研究生學術交流會 |
|
黃春明 |
呷鬼的來了 |
|
3
9 |
朱立立 |
在中國想像與美國想像之間:臺灣旅美文群認同問題研究──荒蕪的認同與超越的美:郭松棻、李渝作品研究 |
身分認同與華文文學研究 |
|
郭松棻 |
|
|
3
10 |
林昌明 |
性靈與悲憫──林語堂早期幽默書寫研究 |
跨越與前進:從林語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/相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|
|
林語堂 |
|
|
<< 最前頁 < 前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頁 > 最終頁 >>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