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編號 |
評論者 |
篇名 |
書報刊名 |
卷期總號 |
被評作家 |
被評作品 |
詳細書目 |
3
1 |
李淑君 |
邊緣地帶的主流情慾──從《孽子》論異性戀霸權與同志情慾書寫 |
第三屆全國研究生文學社會學研討會論文集 |
|
白先勇 |
孽子 |
|
3
2 |
魏郁青 |
生活在他方:試論林文月散文中的上海老童年──以〈說童年〉、〈上海故宅〉、〈江灣路憶往〉、〈紅大衣〉、〈迷園〉、〈回家〉等為觀察篇章 |
東亞文學脈絡與文化傳承國際研究生學術研討會 |
|
林文月 |
說童年、上海故宅、江灣路憶往、紅大衣、迷園、回家 |
|
3
3 |
陳智德 |
冷戰局勢下的臺、港現代詩運動:商禽、洛夫、瘂弦、白萩與戴天、馬覺、崑南、蔡炎培 |
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: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|
|
白萩 |
|
|
3
4 |
陳智德 |
冷戰局勢下的臺、港現代詩運動:商禽、洛夫、瘂弦、白萩與戴天、馬覺、崑南、蔡炎培 |
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: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|
|
商禽 |
|
|
3
5 |
嚴立模 |
陳冠學的臺語研究 |
2012屏東文學學術研討會:陳冠學研究論文集 |
|
陳冠學 |
臺語的古老與古典、高階標準臺語字典(上) |
|
3
6 |
陳智德 |
冷戰局勢下的臺、港現代詩運動:商禽、洛夫、瘂弦、白萩與戴天、馬覺、崑南、蔡炎培 |
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: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|
|
洛夫 |
|
|
3
7 |
彭小妍 |
五四文人在上海:另類的劉吶鷗 |
傳承與創新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|
|
劉吶鷗 |
|
|
3
8 |
陳家煌 |
論蔡秋桐及其小說 |
第四屆南區四校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|
|
蔡秋桐 |
|
|
3
9 |
封德屏 |
遷臺初期文學女性的聲音──以武月卿主編《中央日報‧婦女與家庭週刊》為研究場域──林海音(1918─2001) |
永恆的溫柔: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|
|
林海音 |
|
|
3
10 |
邱子修 |
醒悟還是了悟?──《白蛇傳》文本互涉的跨文化評析 |
第五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──李喬的文學與文化論述 |
|
李喬 |
情天無恨──白蛇新傳 |
|
<< 最前頁 < 前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頁 > 最終頁 >>
|
|